下面是我自己常用的一套方法论,分享给大家: Step1:与“X”建立关系 “X”是这段关系里面的另一个对象,无论是内容资讯、商品、服务还是人来充当这个对象,这一步都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方式: 获取对象 「模块例子:发现、探索、活动、话题」 这里的获取指的是用户通过产品的推荐功能,最终获取到对象,也就是说这部分用户有获取信息、获取服务的需求,但是并不知道哪种信息或者哪种服务适合他。 这种模块的功能大部分以推荐为主,模块内容的周转率要求很高,只有在高周转率高密度的内容推荐下,用户才能不断发现新事物。(不仅仅指资讯) 所以这个模块的周转率是用户留存和用户活跃的关键,相比之下,其余模块的更新速度相对比较固定,在没有新对象获取的情况下,用户是不会持续使用的。 通常情况下在重视留存的产品里,用户需求都是需要被持续满足的,更期待的聊天、更火爆的新闻、更划算的商品、更有趣的活动,这都是用户持续使用的根本原因。 如果一个产品的用户留存总是很低,大概率就是这一步没有做好。 在以前,这都是强运营手段的结果,现在基本都是依靠算法来支撑。随着科技的进步,通过推荐获取对象的方式,将会越来越普及。 详情可见之前的文章:《为什么未来更多优质的内容只会通过「推荐」获得,而非「搜索」?》 寻找对象 「模块例子:书架、通讯录、产品、商城」 这里的寻找对应的是搜索,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有说过,这是个高级行为,只有用户很清晰自己需要什么,以及这个东西在哪里时,才会去使用搜索行为。 这一点尤其体现在老用户身上。 诸如书架、通讯录、产品、商品这些列表类型的模块都是起着分类作用,这个模块主要以搜索为主,内容信息大多以库的形式展示出来,这里是产品对象数量瓶颈的体现。 上面两种方式,基本是目前互联网产品里最常用的两种建立关系的方法,它们所对应的业务场景各有不同,但却部分重合。 因为新用户会逐渐成为老用户,老用户又会被推荐建立新的关系,新老交替的场景切换,导致这两个模块常常并列存在,互相促进。 另外部分UGC的产品,可能会选择在导航栏中添加发布入口,这也是建立关系的一种途径。 Step2:消费与“X”的关系 用户之所以会和新的对象建立关系,是因为这段关系有消费价值。 例如: 只有这段关系有消费价值,才算是真正满足了用户需求,如果一段关系只停留在建立的阶段,一直没有消费的入口,这就是一段无意义的流程。 就好比如在使用陌陌的时候,你不断地添加陌生人作为好友,但却从来没和他们聊过天,从消费关系的角度来看,这并不构成真正意义上的陌生人社交,因为这只是一个匹配的过程罢了。 所以必须存在一个模块,专门是为了消费与“X”的关系: 消费关系 「模块例子:聊天列表、购物车、关注、消息、动态」 Step3:自我管理 「模块例子:我的」 显然,这个模块的职责就是承担起一切关于产品账户、个性设定、产品交互痕迹的管理。 管理行为包括常见的:删除、编辑、查询,这里是用户拥有自主度最高的地方,也是用户归属感最强的区域。 基本上以上这些就是导航栏设计的底层逻辑。 我们常常会发现,很多产品在导航栏中同时出现:资讯、精选、发现等这种tab,导致用户短时间内根本无从下手,并不知道应该看哪一个。 这是在同一个业务步骤上,出现多个同质化模块的错误做法,往往这样子只会瓜分原本就不多的用户注意力,分发了源头的顶级流量。 所以你会发现,在很多产品当中,首页和发现就是个异常鸡肋的存在: 毕竟每多一个步骤,都能带来不必要的流失。
雅格布的结论在单一业务场景的产品里面,最忌讳的就是使用同质化的导航模块,而一条清晰易懂的导航栏是提升有效转化的第一步。 不同类型的产品导航栏在不同的设计步骤上只是有所侧重,但绝不重复,甚至不应在文案设计上设置过多的理解障碍。 产品导航栏的设计步骤: Step1:与“X”建立关系 Step2:消费与“X”的关系 Step3:自我管理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