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格式塔? 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,意即“模式、形状、形式”等,意思是指“动态的整体”。 格式塔学派是心理学重要流派之一,兴起于20世纪初的德国,又称为完形心理学,由韦特海默、苛勒和考夫卡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研究似动现象的基础上创立。(似动现象非常重要,接下来的内容会详细地介绍它) 我们都知道,格式塔原理运用在界面设计上主要遵循几个特性「相似性、接近性、封闭性、连续性、主体与背景关系」等等。Medium上有张图可以详细地概括其特征。 所以在界面设计中,但凡涉及到界面结构、层级关系、信息可读性等等方面的时候,大家都会念叨起格式塔原理来,像是一个很好用的万能定理。 但如果你认为格式塔只局限于界面设计,那你就大错特错了。
格式塔的由来 格式塔最早是起源于一位名叫马克斯·韦特海默的心理学家在途中发现的似动现象。 1910,这位心理学家乘坐火车开始他的度假旅行。当火车经过一个铁路道口的时候,他发现道口闪烁的灯竟然像马戏团表演时剧院帐篷上环绕的灯光,令他产生了光在运动的错觉。(而我们坐火车永远就只会遇到熊孩子) 于是他在法兰克福下了火车,赶紧购买了一个西洋镜,用来测试自己的想法。 他将一张图片放在西洋镜内部并通过狭缝观看时,一系列静止图像看起来像是动图。接着他用简单的抽象线条制作不同的画条,通过改变这些元素来研究导致错觉的原因。似动(Apparent Movement)实验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起点。 韦特海默继续着他的研究,并且招募了两位年轻心理学家苛勒和考夫卡作为助手,这三人后来也成为格式塔学派的三巨头。 1912年论文《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》发表,正式提出了完形主义观点,并在德国迅速发展开。他们认为,似动自身是一种现象,是一个整体或完形。 人在观看时,眼脑并不是注意在各个单一的组成部分,而是将各个部分组合起来,使之成为一个更易于理解的统一体,即是考卡夫所说的“整体不同于其部件的总和”。 作家Clive Edwards这样解释这个观点:“椅子有几条腿、椅背、坐垫等等部分,但是当人看见一把椅子时,并不是意识到这些部分,而仅仅意识到它是一把椅子。即使我们看到了组成部分,它们也不那么重要” 进一步来讲,在一个格式塔(即一个单一视场,或单一的参照系)内,我们的眼睛只能接受少数几个不相关联的整体单位。 如果一个格式塔中包含了太多的互不相关的单位,眼脑就会试图将其简化,使之成为一个知觉上易于处理的整体。否则的话这个整体形象就无法被正确认知,或者说看不懂。 本质上,格式塔试图阐述人类如何在一个复杂和冗余的视觉世界中感知/获取信息,并将信息分组以推断其意义。这是我们识别模式和简化复杂的方式。 虽然上面的图形由不同的单位所组成,但他们都被读作“三角形”。“整体”的视觉意义得以感知 但格式塔作为心理学理论,又是怎么和设计扯上关系的呢?这就要说到韦特海默另一篇关于知觉组织的论文了。 1923年,韦特海默发表了一篇名为《形式论》的论文,提出了关于知觉组织的“普雷格郎茨原则”(Principle of Prägnanz),具体解释了离散的输入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被知觉为整体的。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似原则、接近原则、闭合原则和共同命运原则。后来考夫卡在他的《格式塔心理学原理》中,将这几条原则衍生成6条视觉组织律,或者称为完型组织法则(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)。
|